知生命之意者,可承生命之重

原文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翻译

知生命之意者,可承生命之重。

出处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语: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著名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广泛的批判和讨论,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解读

世界复杂且随机,人短暂而脆弱。

所以,生活的主旋律是痛苦,佛教喜欢讲苦,生老病死是苦,爱别离是苦,怨憎会是苦,求不得是苦。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都渴望幸福与快乐。

但问题在于,我们生而为人,如何穿越无边黑暗的痛苦?

尼采说,我只有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才能负担得起人生的痛苦。

人是意义的动物,我们能够承担一切痛苦,只要我们为其赋予意义。

我们听过很多故事:

  • 西西弗斯:把石头从山脚推上山顶,一次又一次,永无休止。是为了反抗诸神。
  • 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拴在山巅,被苍鹰啄食内脏,日复一日。是为了给人类带去火种。
  • 耶稣基督:被钉上十字架,在太阳下暴晒,嘴里却说着宽恕他们。是为了给人类带去福音。
  • 释迦牟尼:在雪山之巅,修六年苦行,几近死去。是为了找到解除人生之苦的钥匙。
  • 孔子:绝粮于陈蔡之间,如丧家之犬,几乎饿死。是为了在礼崩乐坏的时代里保留最后的原则。
  • 唐玄奘:独自西行,穿越广袤大漠,历经生死。是为了求取真经。

这些都是英雄的故事,肩负起远远超过作为一个人应该担负的责任,在黑暗中,脚踏着先行者的尸骨,历经艰险,向着自己也不知道能否达到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这也许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我们能为自己的存在,赋予意义,所以才能够穿越最黑暗的苦难。

我相信,一个人能够问自己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

我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怎样的意义?

总结

意义。

拓展阅读

Be yourself! What you do, what you think, and what you pursue is not yourself.

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

尼采

Know thyself.

认识自己。

德尔斐神谕(Delphic Oracle)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