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翻译

你看看这天地,天高高在上,地踩在我们脚下,这就是「乾」与「坤」。
你看看这山河,有高山,也有低谷,这就是「贵」与「贱」。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会运动,有的则静止,这就是「刚」与「柔」。
有着同样特质的东西,会聚集在一起,这种聚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吉」与「凶」。
抬头往天上看,云朵会形成模糊的形状;低头向地上看,不同的东西都有具体的形象,这就是「变」与「化」。

这个世界就是在「刚」与「柔」的交织中不断演进的。世界在各种自然现象相互影响下,闪电、打雷、刮风、下雨,日月不断运转,于是四季轮转更替。男性遵从「乾」的法则而出现,女性遵从「坤」的法则而生成,「乾」的法则,是洞悉事物的起因,推动事物的开端,「坤」的法则,是达成相应的成就,完成相应的结果。

「乾」的法则很简单,「坤」的法则也不复杂,因为简单,所以容易了解、容易跟随,所以很容易掌握、很容易获得效果,所以能够不断坚持、能够积累壮大,这是贤人的美德与功业。

通过这样简单而平常的方法,就可以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法则,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人。

出处

《易传·系辞传》开篇,它总论《易经》大义,应当是战国后期,儒家弟子所做,是先秦儒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大成。

解读

儒家希望在礼崩乐坏的时代里,找到支撑社会秩序最基本的道理,于是就有了《系辞传》,它通过对于自然的观察,抽象出自然的法则,期望进而构建整个社会的秩序。

他们抽象出的最大的法则,就是乾与坤、贵与贱、刚与柔、吉与凶、变与化、阴与阳,进而衍生出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然后用这一套体系,去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去分析自己周边的事物。

如果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那么《系辞传》则算得上是这个源头的总纲,是儒家当时所创作的最宏大的世界观,如果对比西方《圣经·创世纪》的世界观,就会发现中西方文化在源流之上的不同。

在西方文化的源头里,他们首先问的是「世界从何而来?」,而答案是「这个世界是由神创造而来」;而在中国文化的源头中,我们首先问的是「社会该如何运转?」,世界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并无解释的必要,就连广为人知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都是后期外来的产物。

由此可见,先民们并不关心世界从何而来。现在我们常说中国人很功利、很现实,其实从古至今,我们一直都很现实。

说回《系辞传》的内容,这些抽象的概念,其实早就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之中,看人,我们分贵贱;待人,我们分刚柔;遇事,我们断吉凶;当我们夸女人有能力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女人也顶半边天”。

很显然,想单单通过这些抽象的概念,就彻底把握这个复杂的世界,只是一种奢望。他们所能做到的极限,也就是把自然当做老师,从自然中获得启发。例如,孔子看到流水,由心而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它代表了先民对于理解这个世界的渴望,对于建立社会秩序的渴望,以及为之而付出的努力。

虽然如此,我仍然认同这一段话中最后的观点——只有了解了这个世界,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人。

总结

探索世界的渴望,永不止息。

拓展阅读

孔子:「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礼记·经解》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易传·系辞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易传·系辞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孔子

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universe is that it is comprehensible.

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竟然是可以被理解的。

《物理学与现实(Physics and Reality)》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君子有三恕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 ...

吾日三省吾身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 曾子说: 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