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原文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翻译

子路问孔子怎样叫做「强者」。

孔子说:

「你到底想问我什么?你所问的是南方的强者,还是北方的强者?还是要我称赞你的强,说说你有多强呢?」

「南方的强者,用宽容柔和的方式待人,即使受到无理的欺侮,也不会同样没有礼貌、以暴易暴,这就是君子。北方的强者,身披铠甲,卧枕刀枪,随时准备跟人打斗,这是他的选择,死了也不后悔,这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强者。」

「所以,君子能与人好好相处,并不被其他人所左右,这才是真正的强!有自己的原则,而不偏向任何人,这才是真正的强!身处顺境,到处都是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依然不改变自己的原则,这才是真正的强!身处逆境,历经磨难险阻,受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打击,即使临到生死关头,也一样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这才是真正的强!」

出处

《中庸》,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不详,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解读

我们都希望成为一个强者,都不希望自己被看做是一个软弱无力的人,可是,到底什么是强者呢?

力量很大的人、权位很高的人、财富很多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强者么?如果这样的人是强者,那么等到他衰老、失势、落魄的时候,他还是强者么?

他们并非是强者,他们只是拥有了强大的资源。

好勇斗狠的人、脾气很大的人、无所畏惧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强者么?如果这样的人是强者,那么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强者,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们并非是强者,他们只是放纵了破坏的欲望。

我相信,真正的强者,既不是外在资源的堆砌,也不是内在情绪的宣泄,而是有着一颗强者之心——一个坚固稳定的自我内核。

可惜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的一颗强者之心。因为我们大都只是一个普通人,生活于这个纷繁的社会里,在喜怒哀乐中轮转,在进退两难间徘徊。我们太过于习惯于通过他人的目光,去塑造自己的形象,以至于让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变得朦胧而迷离,与他人的形象交织在一起。

这个核心的自我飘忽不定,纠缠在他人与外物之上,沉溺在重重幻象之中。就连我们的心都如此飘荡不安,又如何谈得上强者?

当然,渴望获得认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是人类的天性;渴望活得更好,获得物质上的资源,也是人类的天性。可是,我们活着的目的,并非是获得认同,也并非是囤积资源。

我心中的强者,就是那些真正在追问「我为什么而活?」,并践行其道的人。

一旦想清楚「我为什么而活」,也就自然而然明白了「我为什么而死」,于是对死亡的恐惧便消解了,剩下的便只剩下前进的勇气与动力。真正的原则,就来自于这里。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做到「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重新锻造了自己的心。

这颗心,就像一根沉重的船锚,穿过滔天巨浪,深深扎入海底。

其实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我就已经读过这一段了,但现在已经完完全全忘记了,二期读起来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真奇妙,

总结

人生本无意义,所以,由我们自己书写意义。

拓展阅读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音乐能够直达人心,很快就能够改变人,所以先王非常谨慎地制定音乐。音乐中正平和,百姓就和谐而不至于放纵,音乐严肃庄重,百姓就团结而不陷于纷乱。人民和谐且团结,那就会兵强城固,敌对之国就不敢冒犯。)

《荀子·乐论》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君子为人处事,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真正的德行却慢慢彰显;小人为人处事,表面看起来光鲜靓丽,但却会随着时间逐渐消亡。
君子为人处事,平淡却不让人生厌,简单却有内涵、温和却有原则。他明白事物发展的过程,看到眼前的事物,就知道未来的发展;感受到风吹过,就知道从哪里吹来;能够察觉极其细微的东西,也明白它会如何演变彰显。)

《中庸》

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篇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