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
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
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
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翻译
种树必须培育树根,培养德性必须存养本心。要树长得好,首先是剪枝,在初生时就删减繁枝。想要德性盛隆,就必须在刚开始学习时摒弃其他的兴趣爱好。
比如爱好诗文,那精神就逐渐耽搁在吟诗作文上了。凡是各种兴趣爱好,都是这样。
我这样论述学问,是无中生有的功夫。诸位如果相信,就是立志。
学者如果有一念为善的志向,这志向就像树的种子,你只需要勿忘勿助,只管培植,自然就会生长起来。生机一天一天旺盛,枝叶一天一天茂盛。树木初生时,就会长出多余的繁枝,必须加以剪除,然后枝干才能粗壮。
初学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立志贵在专一。
出处
《传习录》,王守仁(1472-1529),世称王阳明,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统军征战。
解读
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想要得太多,并且还觉得自己都能要得到。
这都是幻觉,我们想要得多,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像女人逛街,除了要买的东西,什么都买了。我们觉得自己都能要得到,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看清自己,搞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就像男人出轨,被捉奸在床。
核心问题在于,我们没有「立志」,没有一个始终如一的方向。
一但解决了核心问题,相关的其他问题就都变得不再是一个问题。
一但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并做出取舍,分配自己的资源与时间。
在「立志」之后,就要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管向着自己立志的方向前进,既不问收获,也不揠苗助长。
没有立志的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里搞半天没有成果,就到那里弄一下,就算刚有点成果,看见旁边的另一个机会,又立马冲上去。最终没有一个地方是做到位了的。
唯有通过「立志」聚焦,然后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压倒性投入,才能创造远超平均水平的成果。
就像一棵树。
总结
立志专一。
拓展阅读
立志用功,如树使然。
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传习录》王阳明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力不达。
《鬼谷子》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
《孙子兵法》虚实篇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战之,少则逃之,不若则避之。
《孙子兵法》谋攻篇
我知道的东西有限,我的智慧有限,我只把它用在一个特定的地方。
《发现的乐趣》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