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挽歌

原文

你的笔尖是枪尖,
刺透了旧中国的脸。
你的声音是晨钟,
唤醒了奴隶们的迷梦。

在民族解放的斗争里,
你从不曾退后,
擎着光芒的大旗,
走在新中国的前头!

啊,导师!啊,同志!
你死了,在艰苦的战地,
你没有死去,你活在我们的心里!
你没有死去,你活在我们的心里!

你安息吧,导师!
我们会踏着你的路向前,
那一天就在到来,
我们站在你的墓前报告你,
我们完成了你的志愿。

出处

《鲁迅先生挽歌》,张庚(1911~2003)词,吕骥(1909~2002)曲,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许,鲁迅先生逝世,时年56岁,20日消息发表,21日歌曲写就,22日鲁迅送葬仪式开始,两万余人赶来一起送葬,这首歌,就是送葬时所唱的挽歌之一。

解读

昨天晚上,我是哭着回家的。

起因,是之前逛Bilibili,关注了一个有关鲁迅先生的系列视频,从去年追更到今年。而就在昨天,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听了最后一集,听到鲁迅先生临终那段,以及其后的葬礼,实在忍不住,车窗外稀里哗啦下着雨,我在车里稀里哗啦痛哭流涕。

我对自己说,这样的一个人,我为什么没有能早点去了解,我之前看书都看到哪里去了。而且,我一定要介绍给更多人,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如此伟大的人!

于是开始动笔。

此前,我对鲁迅先生的理解是标签式的,只知道他是一个革命战士,虽然学过一些课文,但总归只是当做一个个故事,并不理解其深意,以及背景和原因。

后来我开始提笔写东西,慢慢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文字的独特质感,就像一个精瘦矫健的老人,又像一棵虬曲苍劲的大树,还像一块有棱有角的玄武岩。一篇文章里没有一个多余的句子,一串句子里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可也不呆板,有时还很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愧是文字的大师。

再后来,就是看了这一系列视频,其间也找来一些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读,以及了解他的生平和背景。我了解得越多,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就越高大,也越亲切,从之前纸片一般的标签,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我形容不出来他到底有多厉害,毛主席已经讲得很精彩,他的「政治远见」,既能用显微镜看得到根植于人性的问题,又能用望远镜看得到历史的方向;他的「斗争精神」,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他的「牺牲精神」,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

以前读鲁迅先生,觉得写得好,但好在哪里,不知道,但活到现在,也经历了不少事情,见证了不少事情,我知道了他写的就是这个社会,那时如此,此时亦然。

所以,我把鲁迅先生介绍给你,如果你对于这个社会仍然有所困惑,不如读读鲁迅,如果没有时间,不想费劲,那就看看这一系列的视频。如果上下班、做家务有闲暇,只是听也完全没问题。

最后,无论面临着怎样的现实境遇,愿我们都能摆脱冷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即使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即便有些疲倦、有些颓唐,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别人的火炬。

如果你真的看完了,也欢迎你回来留言,跟我讲讲你的收获和感受,让我对自己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能感受到一点点慰藉。

总结

在黑暗里,更要发光。

拓展阅读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1927年9月25日,鲁迅回复台静农的信》(本信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自己要拒绝诺贝尔奖文学奖提名)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
不做官、不爱财、不变节,是我良师。

《挽联》佐藤村夫

敌乎?友乎?余惟自问。
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挽联》徐懋庸

鲁迅先生三十年来作为战士的生涯,是他从学生时代开始便直接和间接的参加了民族的政治斗争。而且在思想问题上他提出劳动人民必须获得个性的解放,他是第一个肯定他们的力量而欢迎他们的人。三十年来,他秉着这个不屈不挠的信仰,斗争前进,对外表述了中华民族的真实心声,对内向统治阶级提出了毫不留情的,而且因此也是最有力量的抗议。

《把鲁迅先生的战绩献给日本人民》宋庆龄

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的回答:是鲁迅。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了解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鲁迅的伟大》郁达夫

惟有学习到他这种伟大的斗争精神,我们才能跟着他的脚步,从斗争中创造新中国,然后能毫无阻碍地按照理想的地方永久纪念他!学习他,就是纪念他。学习他的治学的勤奋,学习他的至死不休息的努力工作,学习他的博大,他的脚踏实地……年青的朋友们!

《学习鲁迅先生》茅盾

一个受了满身的疮痍的灵魂,但是一个光荣的胜利的“武夫”作家(Soldier-Writer)。

《悼鲁迅》林语堂

我现在写作随笔的最根本的动机,也是为了拯救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明天。而用最优美的文体和深刻思考写出这样的随笔、世界文学中永远不可能被忘却的巨匠是鲁迅先生。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点。

大江健三郎

上海文化界救国联合会转许广平女士鉴:

鲁迅先生逝世,噩耗传来,全国震悼。本党与苏维埃政府及全国苏区人民,尤为我中华民族失去最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领袖、共产主义苏维埃运动之亲爱的战友,而同声哀悼。谨以至诚电唁。深信全国人民及优秀之文学家必能赓续鲁迅先生之事业,与一切侵略者、压迫势力作殊死的斗争,以达到中国民族及其被压迫的阶级之民族和社会的彻底解放。

肃此电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苏维埃中央政府

一九三六年十月廿二日

《致许广平女士的唁电》

鲁迅先生的伟大存在是世界性的,他给予日本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一言以蔽之,先生是个预言家。先生说过:道路并不是原初就有的,一个人走过去,两个人走过去,三个人、五个人,越来越多的人走过以后,才有了道路。当我想到在一望无垠的荒野中孑然独行,而且留下鲜明足迹的先生的时候,我觉得,不能再让先生的足迹被荆棘所掩盖。

《山内完造在鲁迅葬礼上的致辞》内山完造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亳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一九三七年十月,毛泽东在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演讲》毛泽东

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鲁迅

参考文献:
1、《谈鲁迅系列》Bilibili-Up主-智能路障
2、《鲁迅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记鲁迅逝世时的挽歌创作和挽歌队的活动》孟波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原文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 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翻译 人生有限,学识无限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2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