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那个行者,而是观者

原文

Go on a morning walk and still remember that you are not it. You are not the walker but the watcher, and slowly slowly you will have the taste of it - it is a taste, it comes slowly. And it is the most delicate phenomenon in the world; you cannot get it in a hurry. Patience is needed.

翻译

晨间散步的时候,你仍然要记得自己:你不是那个行者,而是观者,然后缓缓地,慢慢地,你会尝到觉性的滋味,是的,那是种滋味,它会缓缓地来临。觉性是世界上最微妙的现象,你无法匆匆忙忙地获得它。你必须有耐心。

出处

奥修(Osho,1931~1990),哲学教授,曾经旅居美国,启蒙奥修运动,该运动着重在灵性与哲学层面,被政府判定为邪教,被驱逐出境,颇受争议。

这个名字并非他的原名,而是于1989年重新起的名字,「奥修(Osho)」的寓意是大海。

解读

我们生于世间,便被这个世界所困。

资源是有限的,但竞争是无限的;产出是有限的,但欲望是无限的;理性是有限的,但非理性是无限的。

在这永恒的张力中,我们注定陷入无边的痛苦与恐惧,而这痛苦,正是让欲望熊熊燃烧的祡薪,而这恐惧,正是推动这个社会不断前进的引擎。

所以,我们渴望免除痛苦、获得自由,于是,我们追求财富与权力。可是在这不断攀登的游戏里,在这永无止境的阶梯上,真的有自由么?

攀登并非没有价值、游戏也并非虚假、阶梯也并非荒谬,只是自由真的并不在其中罢了。那些寄希望于借由这条路,通往自由彼岸的人,只是在井中捞月、缘木求鱼。

但是否远离这道通天的阶梯,就算是自由呢?也并非如此,正如自由并不在阶梯之中,同样自由也并不在阶梯之外。

真正的自由,在于自我之外,对自我的察觉。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当我玩游戏的时候,我所控制的人物就是奥修所说的「行者」,而作为操控者和观察者的我,就是他所说的「观者」。

但遗憾的是,这个世界如此纷扰,如同一个漩涡,让我们极其容易陷入其中,把扮演的角色、佩戴的面具、拥有的一切当做了真正的我。

就像把水中的月亮,当做了真正的月亮。

总结

从自我的黑夜里醒来,迎接无法言说的黎明。

拓展阅读

佛陀称这种记得自己为「正念」(Sammasati, 英译为Right Mindfulness), 克里虚纳穆提称之为「无分别的觉性」(Choiceless Awareness),奥义书智者称之为「观照」(Witnessing),葛吉夫称之为「记得自己」(Selfremembering),但意义都一样。然而这并不是说你必须变得漠不关心〔相反地,你必须全然地付出自己〕—如果你变成漠不关心,你就失去了记得自己的机会。

奥修(Osho)

Whatever you can see cannot be the Seer.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yourself is precisely not your Self, the Knower, the inner I-ness that can neither be perceived, defined, or made an object of any sort. Bondage is noting but the mis-identification of the Seer with all these things which can be seen. And liberation begins with the simple reversal of this mistake.

你能看到的,都并非“观者”。
你所知道关于自己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那认知者、内在的自我。
它无法被察觉、定义,或者被归为任何一类东西。
束缚,只不过是将“观者”和“所观的东西”混为一谈。
解脱,就从还原这个妄见开始。

《没有疆界》肯•威尔伯

人们无法通过语言对它加以表述,而语言恰恰是通过它而得以表述,它自身只是以大梵为世人所知,但它并不是人们表述的大梵。
人们无法通过思想对它加以思想,而思想恰恰是通过它而得以思想,它自身只是以大梵为世人所知,但它并不是人们思想的大梵。
人们无法通过眼睛对它加以观看,而眼睛恰恰是通过它而得以观看,它自身只是以大梵为世人所知,但它并不是人们看到的大梵。
人们无法通过听觉对它加以聆听,而听觉恰恰是通过它而得以聆听,它自身只是以大梵为世人所知,但它并不是人们听到的大梵。

你应该做的是收视反听,沉思大梵那不可感知的天性。
当你认为它不可想象时,你才有可能想象到它,而当你想象到它时,你又深知它是不可想象的。
当你认为它不可感知时,你才有可能感知到它,而当你感知到它时,你又深知它是不可感知的。
感知到大梵,犹如自我从睡眠状态中觉醒,由此他进入不朽大梵的境界。
通过自我的觉醒,人获得了智慧和力量,由此他进入不朽大梵的境界。
如果一个人明白了这个奥秘,那么他便获得了生命的真谛。

《奥义书·由谁奥义书》

水中之月,镜里之形,一顶春雪,半肩秋云。
观而无观曰正观,闻而无闻曰真闻,画工作汝汝即我,居士识吾吾非君。
是兮非兮分不分,赞之毁之徒云云。

心月禅师

见则如见,闻则如闻,思则如思,知则如知。
汝则非在其处,汝非在其处故,汝则非在此世,亦非在彼世,又非在于两世之间。
如是则苦终尽。

巴利文三藏「经藏(Sutta Pitaka)」中《小部(Khuddaka Nikaya)》中的「自说(Udana)」经

诸比库,比库在行走时,了知:「我行走。」在站立时,了知:「我站立。」在坐着时,了知:「我坐着。」在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处于何种状态,他只是如实地了知。

(比库:行乞者、南传佛教僧侣)

《大念处经》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原文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 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翻译 人生有限,学识无限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