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原文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翻译

不断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出处

《哲学小故事(The Story of Philosophy)》,威尔·杜兰特(William James "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作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最知名的著作是与他妻子阿里尔·杜兰特,从1935年至1975年合作写成的11卷本《文明的故事》。

这句话常常被归功于亚里士多德所说,其实他并没有说过这句话,这句话是在威尔·杜兰特总结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时所说的。

解读

人与其他动物不太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们能够塑造自己。

我们会问一个其他动物不会问的问题:「我是谁(Who am I)?」。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大多数动物们就像诺基亚的功能机,靠着出生时自带的系统生存一辈子;而人类则像苹果或安卓的智能手机,能够不断升级自己的系统,还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装各种APP,链接各种不同的外设。

正因为这种可塑性,人才有那么多的可能性。因而,我们能看到世界上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建立了不同的文明,凝聚了不同的组织,适应了不同的环境。

但问题在于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硬币的正面,是我们的可塑性,硬币的背面,是我们的惰性。前者让我们充满可能性,尝试不同的道路;后者让我们保持稳定,继续走在现有的道路上。

当然,这两者缺一不可,我相信它们是人最核心的特质。

虽然,塑造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件能够速成的事情。但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塑造的过程中,文化塑造我们的信念系统,父母塑造我们的行为模式,学习塑造我们的知识体系,商业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念。

在微观的个体角度,我们在不断被异化,失去真实的自我(或许就没有真实的自我这回事),逐渐成为组织的一个器官、机器的一个零件;而在宏观的组织角度,组织的一致性在不断增强,获得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在激烈竞争的黑暗的丛林里生存。

所以,「塑造」是一定的,我们只有在「被塑造」和「自我塑造」中做出选择。

总结

塑造。

拓展阅读

As it is not one swallow or a fine day that makes a spring, so it is not one day or a short time that makes a man blessed and happy.

不是一只燕子或一个晴朗的日子就能造就一个春天,也不是一天或者片刻就能使人幸福和快乐。

亚里士多德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自然之中无飞跃

原文 Natura non facit saltum. 翻译 自然之中无飞跃。 出处 古老的拉丁文格言,出处不可考。 解读 「Natura non facit ...

雨天

原文 The day is cold, and dark, and dreary;It rains, and the wind is never weary;The vine still clings to the m ...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原文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