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原文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翻译

不断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出处

《哲学小故事(The Story of Philosophy)》,威尔·杜兰特(William James “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作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最知名的著作是与他妻子阿里尔·杜兰特,从1935年至1975年合作写成的11卷本《文明的故事》。

这句话常常被归功于亚里士多德所说,其实他并没有说过这句话,这句话是在威尔·杜兰特总结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时所说的。

解读

人与其他动物不太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们能够塑造自己。

我们会问一个其他动物不会问的问题:「我是谁(Who am I)?」。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大多数动物们就像诺基亚的功能机,靠着出生时自带的系统生存一辈子;而人类则像苹果或安卓的智能手机,能够不断升级自己的系统,还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装各种APP,链接各种不同的外设。

正因为这种可塑性,人才有那么多的可能性。因而,我们能看到世界上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建立了不同的文明,凝聚了不同的组织,适应了不同的环境。

但问题在于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硬币的正面,是我们的可塑性,硬币的背面,是我们的惰性。前者让我们充满可能性,尝试不同的道路;后者让我们保持稳定,继续走在现有的道路上。

当然,这两者缺一不可,我相信它们是人最核心的特质。

虽然,塑造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件能够速成的事情。但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塑造的过程中,文化塑造我们的信念系统,父母塑造我们的行为模式,学习塑造我们的知识体系,商业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念。

在微观的个体角度,我们在不断被异化,失去真实的自我(或许就没有真实的自我这回事),逐渐成为组织的一个器官、机器的一个零件;而在宏观的组织角度,组织的一致性在不断增强,获得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在激烈竞争的黑暗的丛林里生存。

所以,「塑造」是一定的,我们只有在「被塑造」和「自我塑造」中做出选择。

总结

塑造。

拓展阅读

As it is not one swallow or a fine day that makes a spring, so it is not one day or a short time that makes a man blessed and happy.

不是一只燕子或一个晴朗的日子就能造就一个春天,也不是一天或者片刻就能使人幸福和快乐。

亚里士多德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原文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 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翻译 人生有限,学识无限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