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出处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
经文中强调“真理”本身的不合逻辑,必须躬亲体验才能感悟,而无法透过文字和简单逻辑推理而得。由于其精神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理念相契合,《金刚经》在禅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后的禅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也随之源远流长。
解读
我们的理智,就是由一层一层概念搭建起来的建筑,而时间与空间,是如地基一般最最基本的概念。
我们相信真的有过去,于是我们被过去束缚;我们真的相信有现在,于是我们被现在所左右;我们真的相信有未来,于是被未来所绑架。
但是,我们是受限于真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还是受困于想象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换句话说,是世界限制了我们,还是我们塑造了世界?
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即使世界限制了我们,我们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这个世界。
而《金刚经》所塑造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消解了一切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就如同标题的“金刚(钻石)”一般,透明、纯粹、坚硬,能够帮助人,面对人生一切的苦难: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或许,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心中,建立起一个个不同的世界,而我们可以选择随时进入其中,去面对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不同挑战。
总结
建立内心的世界。
拓展阅读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六祖慧能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六祖慧能
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
六祖慧能
无寿者相。
《心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