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原文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Form does not differ fromemptiness; emptiness does not differ from form. Form itself is emptiness;emptiness itself is form. So too are feeling, cognition, formation, andconsciousness.

翻译

稳定的物质现象,其实与变动不居的本质没有分别,变动不居的本质,其实与稳定的物质现象没有分别。

稳定的物质现象,就是变动不居的本质,变动不居的本质,就是稳定的物质现象。

升起的感受、分别的概念、行动的意志、心理的认知,都是如此。

出处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玄奘译,是般若经类的心要与总纲。

解读

《心经》很好背诵,因为只有260个字,但《心经》很难读,因为它集合了诸多佛教概念,所以,我们其实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目录索引,或者一个佛教术语清单。如果有兴趣,就可以顺着这个索引或清单,一窥佛教的趣味和奥秘。

基本上,这部佛经是在中国流传得最广的一部佛经,就算你没读过,也一定听说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但其实这句话有点难懂,因为在佛教的语境中,「色」和「空」的意思与我们日常理解的完全不同。

「色」,巴利语是「råpa」,源于动词「ruppati」,意为变坏、破坏、压迫、逼迫。所以佛陀说:「以变坏故,称为色」。即是说,一切物质都具有变坏的本质,这叫做色法。所以,佛陀所说的「色」的意思就是物质,而且尤其指人的身体。

而在原始佛教中,佛陀并不怎么讲「空」,而是更多的讲「苦」,其实意思也是类似,「苦」巴利语为「dukkha」,由du(下劣的)+kha(空无的)构成。因为生命是许多祸害的依处,亦即是说有了生命就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圆满,所以说是下劣。同时,生命在根本上并不存在那些愚痴的人们所执著的恒常、清净、快乐、自我的本质,所以说是空无。因为下劣和空无,所以称为「苦」。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虑、悲哀、痛苦、忧伤、烦恼是苦,与所讨厌的在一起是苦,与所喜爱的分开、别离是苦,不能实现追求、愿望是苦。简而言之:执取身心即是苦。

而大成佛教的「空」指的是「缘起性空」,即一切都是由因果串联起来的,所以一切都不是其自身,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生生灭灭无有真实本性,只是我们人为通过概念将万物分别而已,所以称之为「空」。

所以其实看得出来,早期的原始佛教,其实关心的是个人的生命体验,所以讲「苦」,而后期的大成佛教,则把这种理论推广到整个世界的运行,所以讲「空」。

回到文本中,「色(物质的现象)」、「受(升起的感受)」、「想(分别的概念)」、「行(行动的意志)」、「识(心理的认知)」,这五者被统称为五蕴,是佛教看待这个世界的独特视野,一切的物质现象与心理现象都可以分为这五大类,称之为「五蕴」。

举个例子,「我看(识)到桌子(色)上放着一杯可乐(色),突然就有点渴了(受),它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呢(想)?算了,只要喝一口就知道了(行),爽(受)!还是可口可乐正宗呀(识)!」。

在佛教的逻辑里,世间万物(囊括所有物质现象与心理现象),都能够被划归为五蕴之中;接着,这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在不断生灭的、不稳定的、没有其自身的;所以推出结论,世间万物都是处于不断生灭之中的、不稳定的、没有其自身的。

所以,归根结底,稳定的「我」并不存在,只是生生灭灭的「我」以为自己稳定的存在,就像说谎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自己都骗过了一样。

在《心经》的开篇,有一句「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如果我们认识、体悟、修证到「五蕴皆空」这一点,就能够「渡一切苦厄」,其实你仔细想想,他用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概念:「照」与「渡」。

「照」象征着它如同光一样,让我们看到世界的真相,但如果思考得更深一层,是否意味着不同的光,能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真相?是否在暗示着世界其实并无真相可言,也是「空」的?

「渡」象征着渡船抵达彼岸,解脱一切苦难与灾厄,同样,如果思考得更深一层,是否意味着苦难与灾厄无法被解决,而只能被转化?是否在暗示着苦难与灾厄才是最核心的问题,只有它是「不空」的?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对于佛陀而言,我自己搬弄这些概念、理论,对于生命的解脱终究是毫无作用的,甚至很可能是负作用,无异于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当我执着于概念越深,便执着于自我更甚;当我执着于理论思考越深,便距离于实修越远。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总结

苦厄。

拓展阅读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諦揭諦,波罗揭諦,波罗僧揭諦,菩提娑婆呵。

《心经》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

参考资料:
1、《你认识佛教么》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头未至枕,廓然得悟

原文 尔时,大迦葉选得千人,除去阿难,尽皆阿罗汉。 ... 是时中间,阿难思惟诸法,求尽残漏;其夜坐禅经行,殷勤求道 ...

如愚见指月, 观指不观月

原文 甚深如来藏, 而与七识俱,执著二种生, 了知则远离。无始习所熏, 如像现于心,若能如实观, 境相悉无有。 如愚 ...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原文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鸠摩罗什 译 翻译 如果认同一切是空,那么对于一个人而言,他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