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出生,就得摧毁一个世界

原文

The bird fights its way out of the egg. The egg is the world.

Whoever will be born must destroy a world.

翻译

鸟奋力冲破蛋壳,这颗蛋就是它的世界。

若想出生,就得摧毁一个世界。

出处

《德米安(Demian)》,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德国作家,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名骑士”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

解读

想要获得真正的成长,在依靠点滴的积累之后,更重要的是打破自己的勇气。

点滴的积累,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是沉溺于积累的满足感,沉浸在不断成长的幻觉中,就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坚硬、越来越封闭,作茧自缚。

所以,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一定要有挑战自己、否定自己、打破自己的勇气,才能破茧成蝶,进入更高的层次、创造更多的可能。

总结

积累、突破、超越。
守、破、离。

拓展阅读

人的灵魂在诞生之初就开始憧憬光明,它无法克制想要逃离原始黑暗的冲动。

卡尔·荣格

Ready must thou be to burn thyself in thine own flame; how couldst thou become new if thou have not first become ashes!
你必然要在你自己的烈焰中焚毁你:倘若你先不变为灰烬,你怎能更新呢!

《创造者之路》尼采

I died. I am reborn.
我涅槃,我重生。

鲁米(Rumi)

一种根本假设上的改变,最终导致了所有其他领域巨大的改变。

范式指的是「一套非常清晰的概念、思维模式、研究方法、假设和标准」, 以这些「基准」来推理、演绎,自然会得出某种「真理」。 一旦这些「基准」改变了,那些「真理」自然就不再「真」了。 因此,要能够「转移」,人须要改变的不光是思维方法,而是对事物人情的更基本认识。

每一项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几乎都是先打破道统,打破旧思惟,而后才成功的。

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

傻瓜指数:

一个人觉得自己多久以前是一个傻瓜,半年、一年还是十年,这个指数越小越好,这代表了一个人成长的速度。

罗振宇

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点时,都应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刷新(Hit Refresh)》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微软现任CEO)

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事物,在其每次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即量变)慢慢积累开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物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即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经过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无限地发展下去。

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自然之中无飞跃

原文 Natura non facit saltum. 翻译 自然之中无飞跃。 出处 古老的拉丁文格言,出处不可考。 解读 「Natura non facit ...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原文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