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见则如见,闻则如闻,思则如思,知则如知。
汝则非在其处,汝非在其处故,汝则非在此世,亦非在彼世,又非在于两世之间。
如是则苦终尽。
翻译
看只是看,没有观者,也没有看见。
听只是听,没有听者,也没有听见。
思考只是思考,没有思考者,也没有思索到。
觉知只是觉知,没有觉知者,也没有觉察到。
「你」不会介入其中,因此,「你」就不存在于「看、听、思考、觉知」中,也不存在于「看见、听见、思索到、察觉到」中,同样不存在于「观者、听者、思考者、觉知者」中。
这样,自我的执着就消失了,痛苦也就随之消失了。
此世:外境刺激,如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彼世:身心感官,如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两世之间:内在认知,如中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出处
巴利文三藏「经藏(Sutta Pitaka)」中《小部(Khuddaka Nikaya)》中的「自说(Udana)」经,应是释迦牟尼灭后116 年(公元前约271年)部派分裂后才编集成文。
解读
佛陀认为,我们理解这个世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外界刺激、身心感官、内在认知。
- 外界刺激:前面有一个「坑」。
- 身心感官:我的「眼睛」看到这个坑。
- 内在认知:我「看到了」这个坑,「意识到」危险。
而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认知功能」的环节,也被叫做「心」,佛陀教导的核心,即通过训练,体验到「心」的无常与虚无,不再执着于「心」,于是从根源上灭除苦。
其中的一种训练,即是「正念」,仅仅专注于当下,觉察于当下。
- 面对外界刺激,开放。
- 面对身心感官,接纳、信任、不评判。
- 面对内在认知,怀抱初心、放下期待、充满耐心、不强求。
如此,我就将「自我」与「事件」相分离,不再相互混杂。事件仅仅是事件,想法仅仅是想法,情绪仅仅是情绪,我从中跳了出来,不再跟它们有纠缠,只是观察它们,而不是卷入其中。从而,收获自由。
总结
正念。
拓展阅读
水中之月,镜里之形,一顶春雪,半肩秋云。
心月禅师
观而无观曰正观,闻而无闻曰真闻,画工作汝汝即我,居士识吾吾非君。
是兮非兮分不分,赞之毁之徒云云。
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华严经》
混沌则暗,觉醒则明。
《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