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户时代,彦根有一位武士,对佛法产生了疑问,因为听闻了白隐禅师的名声,特地在去江户的途中,拜访了松荫寺。
见到白隐禅师,便请教:「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
白隐禅师反问:「你是做什麽的?」
「我?我是一名武士。」武士颇为自豪地回答。
「什么?你是算是一名武士?」白隐禅师叫道,「武士就要像一个武士!怎么会迷惑于天堂和地狱?问这种问题,恐怕是个软弱的武士。」
武士听了非常愤怒。
「软弱的武士,你怎么了?」白隐禅师不打算放过他,于是继续说。
武士按住刀柄,瞪了禅师一眼。
「你有一点儿骨气么?软弱的武士。」白隐禅师毫不在意地说。
听了这句话,武士拔刀砍向禅师,禅师逃跑,武士拔刀追赶。
「地狱,这就是地狱。」白隐禅师大喝一声。
武士被吓了一跳,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他收剑入鞘,向白隐禅师鞠了一躬「谢谢,我明白了,在下真是一个软弱的武士,我知道了地狱的存在,一时的愤怒差点毁灭了我自己。」
「天堂,这就是天堂。」白隐禅师欣然笑道。
出处
白隐慧鹤(Hakuin Ekaku,1685-1768或1686-1769),江户时代中期的禅僧,也是临济宗的中兴祖师,同时也是艺术家和作家。人们通常尊称其为“白隐禅师”。
解读
天堂和地狱,不取决于外界,而取决于我的内心。
没有觉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己的内心随着外界的变化而起伏不定,随波逐流,这就是地狱。
保持觉知,时刻看到自己在做什么,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保持内在安定平和,内心坚定,这就是天堂。
总结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
拓展阅读
心净则土亦净,心秽则土亦秽。一念恶心起,刀林剑树枞然。一念善心生,宝地华池宛尔。由是观之,天堂地狱,又岂外于此心哉。
自心清净,所感世界亦清净,自心污秽,所感世界亦污秽。一念恶心生起,地狱刀林剑树森然,一念善心生起,净土宝地华池宛然。所以,依此可知,天堂地狱,又怎么会在心外呢。
《净宗法要》
诸比库,比库在行走时,了知:「我行走。」在站立时,了知:「我站立。」在坐着时,了知:「我坐着。」在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处于何种状态,他只是如实地了知。
(比库:行乞者、南传佛教僧侣)
《大念处经》
正念——让心稳固地沉入所专注的目标,不散乱、不飘浮。
个人笔记
正知——对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时刻保持清明、觉醒。
将心放在行走发生的动作本身,就是正念;清楚地了知行走,就是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