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

缘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劝学》荀子

相较于其他物种,人类之所以能获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演化出了发达的大脑,它占体重仅2%,却消耗了人20%的能量。

如此高的功耗,让我们得以承载更加复杂的思维空间,获得了想象(演绎)和抽象(分析)的能力,就像从诺基亚升级到iPhone,超越了物理意义上的缓慢演化,踏入了文化意义上的急速演化,从此,人类的敌人就只剩下人类自己。

可是,直到今天,大脑如何运转对于我们仍然是一个谜,我们仍然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学习。

五种学习观

在我的学习之旅里,一共走过5个阶段,它们分别都对应了一种学习观,从不同的侧面回答了「学习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

基于知识的学习

功不唐捐。

《法华经》

最开始,我如同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于是贪婪地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

我把知识当作货物,不断搬运,胡乱地堆放进自己的大脑里。

随着知识量越来越大,我发现这个仓库堆得满地都是,便开始竖起一个个货架,把知识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就像逛超市一样,把知识,从一个个大货架上,放入自己的购物车,运回自己的小货架上。

在基于知识的学习里,我认为知识是货物,学习是搬运,学习的过程是积累,学习的目的是储存。

它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奠定了我知识世界的基石。

基于问题的学习

Philosophers have hitherto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the point is to change it.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关键却在于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

拥有知识,不代表能够利用知识,就算我拥有了一个五金店,也不代表着我会修东西。

学校就像一座象牙塔,屏蔽了我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一旦走出象牙塔,无尽的问题便蜂拥而至,它们不同于试卷上的问题,既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也不是只有扣分那么安全。

我开始意识到,知识是虚无的,问题才是真实的,与其陷入无尽的知识之海,不如围绕问题的岛屿,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水域。

只有在问题的牵引下,我才能下潜到水域深处,掌握隐藏于黑暗之中,不可捉摸、不可传授、庞大无比的隐性知识。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里,我认为知识是经验,学习是探索,学习的过程是实践,学习的目的是掌控。

它划定了我知识世界的领域,让我得以在汹涌波涛里安身立命。

基于改变的学习

弓匠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

《法句譬喻经》

能利用知识,不代表想利用知识,即常说的「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道容易,做到也不难,真正难的是愿意。西游记里,前天蓬元帅猪八戒什么都知道,后斗战胜佛孙悟空什么都能做到,可取经的核心偏偏是傻乎乎的玄奘。

佛陀常将人心比作大象,告诫我们要像制服大象一样降服自己的心。这是因为非理性的力量远远大于理性,相比于非理性的大象,我们的理性只是骑象人,再强壮的骑象人,也不可能斗得过大象的伟力。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敌人,并非他人,而是自己。

我看到自我的渺小与微弱,也看见人性的深远与强力。于是决定训练这一头大象,把它训练成为自己最坚强的伙伴,而非最可怕的敌人。

曾经,我把它视为前进的阻碍,拼命鞭笞,却无能为力;此刻,我把它当作旅程的伙伴,陪伴聆听,一路前行。

在基于改变的学习里,我认为知识是训练,学习是改变,学习的过程是发现自我,学习的目的是身心合一。

它让我学会拥抱自己的阴影,轻快地前行。

基于创造的学习

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
我无法创造,就代表我没有理解。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即便勇猛精进、一路前行,可地平线一望无际,我的生命何其有限,到底该去向哪里?

这是一个对的问题么?不,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去哪里?」假设我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地,可是我不曾思考过,这个目的地真的存在么?即使这个目的地真的存在,但此时此刻的我看得到么?

于是,我开始反思,细究以上的3种学习方式,其本质都是线性学习。

依靠这种学习方式,我或许可以成为考试满分的三好学生、绩效优异的卓越职员、宏大愿景的企业老板。但它的问题在于,它是计划性的、可预期的、有极限的,也是传统的、同质化的、内卷的,它可能创造卓越,却不可能成就伟大。

而与之相对应的,即是非线性的学习。如果说线性的学习是遵循一定的路线图,获得相对确定的结果,那么非线性的学习就是在各个领域间随机漫步,链接、碰撞、涌现出未知的可能。

好处是,一旦没有了确定的路线图,我们就远离了拥挤的赛道;坏处是,那么每一步,都等待着我们自己去创造。

有路线图是轻松的,但路线图隐去了无数错误路径,我只是遵循了前者的足迹,却不知为何是这样的足迹;自己创造是辛苦的,但我却得以探索未知领域,并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洞悉这一片区域的奥秘。

线性的学习是「成长」,非线性的学习是「生长」。

当我说到成长时,我其实是在打磨自己,就好像自己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零件,被社会锻打成型;而当我提到生长时,我其实是在滋养自己,把自己当作森林里的一棵大树,向天空伸展,向地底扎根。

在基于创造的学习里,我认为知识是营养,学习是生长,学习的过程是创造,学习的目的是探索奥秘。

它让我成为一个无拘无束的旅者,不断探索与创造,满怀好奇。

基于去除的学习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

《道德经》(帛书版)老子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天然就把知识看做一个褒义词,但它真的是么?

在最开始,限制我们的是无知;但到了最后,禁锢我们自己的,反而是知识本身。知识是一种诅咒,它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往往,我知道的越多,想象的就越多,看见的就越少。知识是危险的,它让人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却在不经意间打开了地狱的大门。

历史上,人类凭借着自己的想象而彼此攻伐,因彼此看待世界的不同而相互征战。

商鞅在《商君书》里写到「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提醒人小心被知识所淹没,苏格拉底曾说「唯一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告诫人区分知识与智慧,《圣经》箴言篇里写到「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之前,必有谦卑」,劝诫人除去傲慢之心。

世界是无限广阔的大海,而人只是其中的一尾小船,所以,我们要谦卑。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学习是加法,不断积累,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乘法,聚焦一点,那么基于去除的学习则是减法,减去我们的执念、贪婪、傲慢,敬畏创造我们的大自然,谦卑地对待每一个人。

当一张白纸沾满了墨迹,它也许会回想起最初纯洁的日子,以及对于一切事物的惊奇。

在基于去除的学习里,我认为知识是障碍,学习是清理,学习的过程是自我觉察,学习的目的是回归鲜活的生命。

它让我从冰冷黑暗的绝望,重回阳光、微风与草地。

学习的底层原理

More is different.

菲利普·沃伦·安德森(Philip W. Anderson)

以上,是我对于学习的不同认知,如果其中某种认知契合了学习的底层逻辑,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知识学习的实践,提升学习的成效。

特别的大脑

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脑容量巨大,计算能力超强。

虽然大脑只有人体重的2%,却要消耗人20%的能量。人类如果要等大脑完全成熟以后出生,母亲将根本无法生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只能在胎儿大脑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之前就把他们提前生产出来。这和其他哺乳动物都不一样。无论是牛、马、羊、狮子、老虎,这些动物出生后很快就可以独立站立、生长、生活,甚至捕食。

可是人出生的时候离成熟和独立生活还很远,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够站立、行走、说话,大脑才能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人类新生儿的死亡率很高,但是成熟后的优势也很明显。

和大多数动物相比,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挑选了一条十分艰苦的学习之路,我们所得到的,就是远远超越其他物种的复杂心智。

复杂的心智

从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的「学习即回忆」开始,我们不断探索心智的结构,并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理论。需要提醒的是,直到今天,心理学的发展仍然极其初级,我们对于大脑是如何运转的,仍然是一头雾水,这些理论只限于提供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

冰山理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提出来著名的「冰山理论」,把一个人的心理、意识比作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

大海中的冰山,露出水面、可以看见的那一部分是很小的,而淹没在水下的、看不到的部分,占绝大部分。

冰山从上到下分为3层:

  • 意识:当前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例如想法、思想、观念。
  • 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日常不为我们所知,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察觉,例如日常习惯、行为模式、信念系统。
  • 潜意识:不能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人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也受潜意识所驱动,例如兴奋、恐惧、性欲。

当然,本模型也已经过时了,经过荣格、萨提亚等心理学家的发展,冰山模型本身也在持续演变,但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模型。

三位一体的大脑(Triune Brain)理论

Paul MacLean 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大脑(Triune Brain)」理论,此理论根据生物进化的先后顺序,把大脑大体分3层,从内到外为爬行脑、哺乳脑、新皮层。

  • 爬行脑:控制生命基本功能,如心跳、呼吸、打架、逃命、喂食和繁殖等功能,而不包含感情,是本能的来源。(关键词:战、逃、性、吃、睡)
  • 哺乳脑:包含感觉和情绪,也是母性的来源,它透过对经验的感受,建立价值系统,并生成情绪,是潜意识的来源。(关键词: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 新皮层:包含理智和高级认知活动,并能抑制低级中枢的活动,它透过对经验的理性分析,建立价值系统,并生成观念,是显意识的来源。(关键词:思维、认知、语言、想象、自控)

本模型是比较神经科学领域中一个过度简单化的模型,它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但它仍然是离真相最接近的几个近似之一,而且非常实用。

双系统理论

在2000年左右,著名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首先提出了「双系统理论」,这启发了认知心理学家卡尼曼,后者因为决策理论的研究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表示,他认为人的大脑活动存在两种模式,他称之为系统1和系统2。

  • 系统1:快思考,代表人类的本能和习惯,可以快速且自动启动,耗费资源很少,经常为习惯、经验、刻板印象等认知偏见所支配。
  • 系统2:慢思考,代表人类的逻辑和理性,其启动是被动、缓慢、耗费资源的,存在意识控制。

人的大脑进化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生存和传承。人脑遵循能量最小消耗原则,能不动脑就不动脑,默认使用系统1思考。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决策是由系统1做出的。

当然,这些理论注定会被淘汰,被更接近真实的理论取代,但对我们理解心智的运行模式,仍然有巨大帮助。

不过,这些理论都指向一个方向,即我们的心智,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复杂网络。所以学习的底层逻辑也必定是复杂的,也绝不是我这篇文章能讲得清楚的。

如果你希望仅仅通过阅读一篇文章,便掌握学习的终极奥义,这只是妄念。

就像,我不可能仅凭路边捡到的一张手绘地图,就妄想着穿越一整片热带雨林。

演化的网络

心理学家曾经认为大脑是一个有限的存储空间,慢慢地就会被填满,使后期的学习越来越困难。

但今天我们知道,由于新的信息可以和旧的信息对接,所以我们已经拥有的信息越是互联互通,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知识的诞生,是神经元相互联结的结果。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具有多个「联结」,可以四面八方的传播。

在学习时,所有参与同一任务的神经元区域通过「电活动同步化」而相互「联结」在一起,交织形成为一个新的网络。

学习就是改变自己的现有概念,形成新的概念,是一个「解构」和「重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接纳新的知识,巩固或者改变原有的认知,形成新的认知的过程。

简而言之,大脑通过重塑大脑连接方式来学习。

学习的本质,就是心智网络的演化过程,是基于旧的网络,创造新的网络的过程。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种群是生物演化的基本单位,一个个体是不可能演化的,生物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种群内的个体不是机械的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自由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如果在段话里,把种群替换成心智网络,把个体替换成知识,把自然选择替换成现实反馈,把交配替换成链接,把繁衍替换成创造,把基因替换成概念,毫无违和感:

心智网络是演化的基本单位,独立的知识是不可能演化的,演化是通过现实反馈实现的,心智网络内的知识不是机械的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自由链接,并通过创造将各自的概念传递给后代。现实反馈决定心智网络的演化方向。

奇迹的诞生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作为博物学家,参加了英国皇家军舰“小猎犬号”去南美洲的考察工作,历时5年。这次考察,最终催生了基于“自然选择”原理的进化论。

1835年底,“小猎犬号”到达位于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Tahiti),这里四周被珊瑚礁环绕。在距离塔希提岛17公里远的地方,26岁的达尔文第一次见到了珊瑚岛——埃梅奥岛(Eimeo)

珊瑚岛是由珊瑚虫建造的,这些生活在海洋浅水里的微小腔肠动物,会分泌钙质的骨骼外壳,从而形成树枝状的珊瑚,常常鲜艳夺目。珊瑚虫生活在前辈珊瑚虫的骨骼之上,一代代地繁衍增生,骨骼堆骨骼,最终形成了珊瑚岛。

这座珊瑚岛有多么陡峭和高耸呢?在距岸边仅二千二百码(约2011米)的地方,用一条长七千二百英尺(约2195米)的缆线也够不到海底。也就是说,该岛是一座挺拔的海下山,侧壁之陡,甚至超过最峻峭的锥形火山。

但问题在于,珊瑚虫只能在最深60米的浅水里存活,这些生活在海洋浅水里的微小腔肠动物,怎样创造如此巨大的奇观?

达尔文指出,在珊瑚岛众多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深之处,不可能存在那么多深度刚好的海下山峦或岩石堆。但如果海上的火山岛发生了下沉,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当一座座火山岛慢慢地沉入水中时,供珊瑚生长的地基不就能够不断产生了?

当旅行者告诉我们说金字塔和其它伟大的遗址有多壮观时,我们经常会为之震动,但跟形形色色的、微小柔弱的小生物建造的这些石峰相比,即使最伟大的遗址也微不足道。这不是那种让人立即侧目的奇迹,但略加思考之后,它却成为心目中真正的奇迹。

当我在《小猎犬号航海记》中读到这个故事时,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了人类的大脑,神经元就如同那小小的珊瑚虫,我们复杂的心智就是那拔地而起的珊瑚山。

《物种起源》如此结尾道:「生命及其蕴含之力能,最初注入寥寥几个或单个类型之中;当这一行星按照固定的引力法则循环运行之时,无数最美丽与最奇异的类型,即是从如此简单的开端演化而来、并依然在演化之中;生命如是之观,何等壮丽恢宏」。

科学地学习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曾经说,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社会才能快速发展,在那之前,每个世纪的发展几乎等于零。

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学习的广度:论知识输入的重要性

三国时期《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这个大略,带来的就是学习的广度。

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要对世界有真实的了解,就必须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学习一些特定的东西,而不是同时接触其他学科从而形成一种更为宏观的理念。我们没有形成多学科的思维模式,所以只能从一个视角看待问题。

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模型来理解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过度使用了现有的模型,即使它们不适用于当前的现实。

西塞罗有句话很著名,他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

所以,在最开始的学习里,要保持一定的广度,尽可能了解大部分重要学科的大部分重要结论,扩充自己的思维模型,这样思维才不会局限在某一个领域,才能避免单一的思维模式。

对于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

学习的深度:论知识输出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通过广泛的调查和长期的实验研究发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大,而且也不是完全稳定不变的,相反,只要教学的时间充分,教学的方法得当,具备适当的条件,这些差异是可以改变的。

他强调说:「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学习,如果在早先与现在都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的话,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

布卢姆提出了著名的「Bloom’s Taxonomy(布卢姆分类法)」,把学习分为6个层次:

  • 记忆(Remember)
  • 理解(Understand)
  • 应用(Apply)
  • 分析(Analyze)
  • 评价(Evaluate)
  • 创造(Create)

记忆只是最最初级的学习,能够应用也算不上真正懂得,可以批判也不见得多么高明,只有创造,才是真正最彻底的学习。

在海量信息唾手可得,知识付费盛行于世的今天,我常常沉迷于「我知道了」的满足感,但它其实是一种幻觉,如果没有经过思考的理解、实践的应用、深思的分析、反思的评价、超越的创造,我怎么能说自己搞懂了某件事情?

这个理论非常基础且实用,能覆盖很多其他有关学习的解释,例如「守破离」、「知行合一」、「教学相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费曼学习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零零散散的学习路径、学习法,其实都只是这个理论的某一个侧面。

唯有创造,才是真正的学习。

学习的速度:论即时反馈的重要性

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写了一本大热的书,叫做《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副标题为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刻意练习的核心,就是建立绵密的反馈机制,不断训练自己的心智网络。

刻意练习要求,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这个学习的过程,类似于对神经网络的训练,其目标并不在于积累知识,而是在于改变神经网络本身的结构。

所以,与其说是我们在学习知识,不如说是我们是在通过知识训练自己,而简单的积累并非训练,真正的训练必须涉及到必要的难度。

有趣的墨菲作战法则中,有一条如此写到:「如果你的攻击进行得很顺利,那一定是你中了圈套(If your attack is going really well,it’s an ambush)」,同理,如果你的学习进行得很顺利,那一定是你在骗自己。

轻而易举的学习,只是假装在学习;而反馈太过漫长的学习,效率又太低。

拿画画举例,常见的训练就是模仿优秀的作品。直接绘制整张作品,挑战大、时间长、挫败感强,低效且容易放弃。

基于即时反馈的理念,最佳的方式就是拆解优秀的作品,拆成大的结构和小的局部,一次只模仿一个小模块,如整体的构图、比例、对比,如细节的眼睛、鼻子、耳朵,并在完成每一个模块后,与原作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的反馈,继续对该模块进行练习,不断循环,直到逐步逼近。

遵循循环方法,可以迅速实现大量反馈循环,让我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机会,而且能够纠正难免会出现的错误。相比于最后提供一次大规模的反馈,大量反馈循环每次提供的反馈要小得多,所以更容易让人接受。

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心智网络演化得足够快,就需要找到有挑战、又不至于为难、且反馈绵密的练习区间,进行反复练习。而这个区间,恰好又是「心流」所在的区间。

当人处于心流状态时,会不断地面临并解决小挑战,而每次解决一个小挑战,都会触发多巴胺的分泌,体会到高度的乐趣和快感,让你「欲罢不能」。

反馈循环不仅对驱动力至关重要,也是所有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没有什么,比体验到自己对所做之事非常擅长更能激励我们了,而唯一能提高我们做一件事的能力的,就是及时而具体的反馈。

同时,这也是游戏之所以让人上瘾的基本原理。

而合理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习比肩游戏。

学习的工具:论工具对学习的塑造

美国学术界在1946年的一项研究中,对比了不同学习方式的效益,准确的说,是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以下是当时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 · 戴尔(Engar Dale)研究出的「学习金字塔(The Cone of Learning)」,数据是两周后我们大概记得东西的占比:

  • 记得10%:阅读
  • 记得20%:听讲
  • 记得30%:看图片
  • 记得50%:观看示范说明、看展览示范、看电影
  • 记得70%:做正式的演讲、参与讨论、当初看到事情完成
  • 记得90%:实际做事、模拟实际经验、做一场引人注目的演讲

「学习金字塔」表明,阅读和听讲是最不效率的学习方式,实干(教授、实践、讨论)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这两种学习方式之间知识的留存率差距极大。

我们常常过于关注学习的内容,却往往忽视我们学习的工具,天经地义地默认阅读、听讲、观看就是学习。

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如果说媒介塑造内容,那么工具就塑造思想,工具不是我们的工具,工具是我们的延伸。

不同的学习工具,让我们成为不同的人。

学习的误区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教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篇

与其争论如何高效地学习,不如说说如何避免低效地学习。

因为学习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并不缺乏学习的能力,只是在学习的道路上,人为地充斥了太多的障碍,有待厘清。

0、我知道

It is impossible for a man to begin to learn what he has a conceit that he already knows.
自以为什么都懂的人,不可能开始学习。

《爱比克泰德语录(Epictetus)》爱比克泰德(Epictetus)

我最怕一种人,那些常说「我知道」的人,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我就隐约看见有一道城墙,高高地竖立在我们之间。

往往是那些获得大量表扬的优秀学生和学习天才,更有可能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而陷入困境。

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Dweck)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观点:长期成功的最可靠预测因素,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积极寻求并接受反馈,是长期成功和幸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无论这些反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反之,对个人成长最大的阻碍是抱有「固定型思维」,那些因为觉得反馈可能会损害他们所珍视的积极的自我形象,而害怕和回避反馈的人,尽管可能在短期内感觉良好,但很快还是会落后。

史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提出,当有人给你一个新的建议时,哪怕他是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你不以为然的建议,也要放下自我,试着去接受它。即使这个不是更好的,至少是与你不同的、是新的,这就一个学习的机会。

人是容易欺骗自己的动物,「知道」与「真的知道」之间,有一道巨大无比的沟壑,而我们总是视而不见。

人的学习,从诚实地面对自己、开放地面对现实开始。

1、把记忆当作学习

Education is the kindling of a flame,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
教育并非灌满一个容器,是燃起一道火焰。

苏格拉底

我们不是器皿,大脑也不是硬盘。

死记硬背这种错误的学习方法在我们的教育文化中仍然根深蒂固。当学习理论教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尝试着理解学习的基本原理,并衡量学习进度时,他故意使用像随机字母组合这样的无意义信息进行研究,以确保它们不带有其他意义。

按照他的理解,有意义的信息会分散实际学习过程的注意力。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他是将学习过程从学习这件事中剥离出去,而学习就是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大脑有一种内在的偏好,就是喜欢学习有意义的信息,而对无意义的字母组合不屑一顾,这是非常科学的。但赫尔曼·艾宾浩斯为之奠定了长久而有影响力基础的传统学习理论,却将理解与学习分离开来。

没有理解的学习,往往困难、枯燥且无聊,违逆人的天性,于是就形成了自然而然的阻力,并要求老师不断由外而内的灌输。让学习者和教育者形成对立,且都觉得学习和教育是某种意义上的苦役。

学习不是保存记忆,而是建立链接。学会,意味着理解了,意味着按着某种意义和已有的认知建立了联系,这样的信息是几乎不会再被遗忘的,并且一旦被正确的线索触发,这些信息还可以很稳定地被提取出来。

我们应该顺应人的天性,由内而外激发人的好奇心,在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链接,把零散的点,串联成线,编织为网。

热爱学习?那是因为学习本身就是有趣的游戏。

2、认为学习就像流水线

Know thyself.
认识自己。

德尔斐神谕(Delphic Oracle)

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工业化的教育体系,也是为工业化服务的教育体系,高效、标准且公平,为每个人带去了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

但是,人不是工业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只属于自己的天赋,但这些天赋,就像一个个宝藏,等待着被探索和挖掘。

也许学习需要流水线,但学习绝对不仅仅需要流水线,社会之所以如此之内卷,其本质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太过于同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少有人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身怀宝山而不自知。

所以,学习并非只是向外拼命地追寻,同时也是向内不断地探索。

认识外在世界是学习,认识内在自己,也许是更重要的学习。

3、订立完美的学习计划

We must be willing to get rid of the life we’ve planned, so as to have the life that is waiting for us.
我们必须心甘情愿放弃我们所计划的生活,才能迎来正在等待我们的生活。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人都喜欢做计划,因为做计划很容易。

计划是个好东西,但问题是,一旦它过于精致完美,就很容易会成为束缚我们的牢笼,让人想要逃离。

完美的计划背后,是最传统的线性思维,它会导致很多问题,例如,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厌弃,陷入越想要越得不到的恶性循环,最终进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办法与自己的本性做对。

这些问题是无法用线性思维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切换范式,后退一步观察自己的思维模式,认清楚真正的问题所在。

任正非曾经在谈战略时,如此说道:「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没有完美的学习计划,只有充满活力的学习者。

与其画地为牢,不如随歌起舞。

4、升起虚幻的骄傲之心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

最初写东西的时候,我总想着能够提供一点东西,可能是新的知识,不同的视角,或一点点启发。

针对某个问题,当我一知半解的时候,还能够夸夸其谈,但当我真正有了一点领悟,却往往只是看到了自己的无知,以至于丧失了勇气。

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才会觉得自己懂得多,于是评头论足,一事无成;而真正有所理解的人,才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局限,于是愈加努力,合纵连横。

人总是在探索世界的旅途中,逐渐开阔自己的视野,明白世界之广大和无穷,知道自己之渺小与局限,才发自内心地流露出谦卑。

如果说凡人常常毁于懒惰,那么智者往往败于傲慢。

5、忽视简单,偏爱复杂

People with too much smoke and complicated tricks and methods in their brains start missing elementary, very elementary things.
脑子里装满太多复杂的技巧和方法,就如同吸烟过量,让人忽视极其基本的东西。

《反脆弱(Antifragile: 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我们往往认为,大变革必须从一个同样大的想法开始。但实际上,越简单的想法往往具有越强大的效果(并且在一开始总被忽视)。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集装箱的历史,这个简单的想法重塑了全球政治格局,指数级地推进了全球的贸易,但当时不仅没有人预见到这个简单的箱子带来的影响,且都认为没有必要且不切实际。

复杂的系统并非来自于复杂的规则,太过于复杂的规则由于难以操作,往往最终只会演变成一堆难以收拾的垃圾。

真正意义上的复杂系统,其实来自于简单的规则,以及在时间这个变量的参与下,衍生出的无穷可能性。

真正健壮的系统,其底层应该是简单的,坚固的,长久的。

我曾读过一本奇书,名字叫《Make Your Bed》,中文名是《铺床》,作者是美国海豹突击队第一指挥官,美军特种作战部队总司令,William McRaven,其中重点讲述了铺床对于自己的意义。

面对复杂的最佳策略,就是保持简单。

6、对最重要的东西视而不见

It is only with the heart that one can see rightly; 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s.
真正重要的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清,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

David Foster Wallace 曾讲过一个寓言故事:

两条年轻的鱼在一起游曳时,碰巧遇到了一条年长的鱼。年长的鱼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微笑着点点头,继续往前游去。等到那条年长的鱼走远了以后,其中一条鱼转身问另一条鱼说:「真见鬼,他刚才说的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之中,现实世界(Reality)与想象世界(Imagination),但我们往往不自知。

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我们的想象世界是如此的广大,以至于要用数十年的教育,才能将其基本塑造成型。

我们每个人,穿梭于这两个世界之间,以现实世界为基石,汲取他人想象世界的精华,构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因此,我们虽然生存在不同的现实世界之中,被空间距离、时间距离所隔绝,但我们的想象世界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有着一个个的故事、概念、知识。

这个社会本质上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它给了我们「应该」懂得的知识,给了我们「应该」遵循的道路,给了我们「应该」去享受的快乐,甚至给了我们「应该」向往的人格(价值观)。

柏拉图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你曾审视过自己所坚信的种种信念来源于何处么?

共同的想象很重要,是大规模组织的基石,但同时也是独立个体的枷锁。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如此繁荣,但独立个体的枷锁,也从来没有如此的精巧而沉重。

只有当我们戳破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幻象后,才能活出真实的生命。

7、妄想找到学习的本质

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
计著文字者,不见我真实。
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
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楞伽经》

曾经,我欢欣跳跃着,不断探索学习的完美理论、方法和路径,聆听每一位学习大师的理论与方法,向每一个学习专家学习如何学习。

可是最终,我仍然没有学会如何学习,我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悖论:如果我不会学习,那我也无法学习到如何学习,如果我无法学习到如何学习,我也就不会学习。

所以,苏格拉底是对的,他说「我不能教会别人任何事,我只能让他们思考(I cannot teach anybody anything, I can only make them think)」,的确如此,我也不可能学会任何别人的学习方法,我只能自己创造。

其实,学习并不存在什么本质,这段探索旅程的本身,就是学习。

后记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读完了《卡片笔记写作法》,大受震撼,想写一篇读后感。但写着写着,文字就像是有了生命一般自由生长,串联起了过往有关学习的点点滴滴。

在这篇文字里,我唯一的保证,就是你不可能从中学会什么是学习。

你以为我想教你如何学习?

不,这些文字,并非是你的学习,而是我的学习。

To seek the way to himself, to reach inner certainty, to grope his way forward, no matter where it led.
寻找通往自己的道路,找到内心的笃定,探索前进的道路,不管它通向何方。

《德米安(Demian)》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考资料:
1、《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李录
2、《物种起源》查尔斯·达尔文
3、《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4、《学习的本质》安德烈·焦尔当(André Giordan)
5、《小猎犬号航海记》查尔斯·达尔文
6、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7、《The Great Mental Models》Shane Parrish
8、《卡片笔记阅读法》申克·阿伦斯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漫谈战略

缘起:为什么要聊战略? Without vision, the people perish.没有远见,只有消亡。 《圣经》箴言 29:18 越是艰难困苦的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3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